“新奧的項目只欠明年的最終核準了,這應該是民企進入能源領域的范例。現在政策并不阻礙民企進入能源領域,但前提是民企已做好了進入的前期準備。”12月3日,有國家能源局官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了解,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批準了新奧集團送報的投資加拿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基站的項目。該項目由新奧與加方合作伙伴共同投資近7億美元,在加拿大西海岸基蒂馬特海峽建設LNG出口基站,其中新奧自籌資金2億美元,其他由銀行貸款支持。
此外,新奧加拿大公司還將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市私人企業費洛斯天然氣公司共同投資1億加元,在溫哥華和埃德蒙頓兩地建設LNG加工廠。
“這個項目中,包括上游氣源采購,加拿大境內LNG工廠、管道、出口基站的建設及浙江舟山接收站項目的核準審批等多個環節,新奧每一步都是與合作伙伴議定后,拿出扎實的項目計劃才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的。”息旺能源天然氣分析師王瑞琦說。
新奧舟山項目組內部人士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當新奧集團將一切前期工作準備就位時,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批準就水到渠成,“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包括環評在內的前期工作,待萬事俱備時將報送國家發改委的最后核準,隨之舟山LNG項目將正式啟動建設。”
新奧的經歷并非民企個案,此前廣匯能源、恒逸石化均已成功投資海外上游能源項目。
對此,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指出,民企進入能源領域,除面臨政策瓶頸外,還需面臨資源關、技術關、人才團隊關、市場關等多重考驗,簡單地將無法進入能源領域歸咎于政策瓶頸是不完全的。正因為有若干要求嚴苛的門檻,能源業才最終成為很多民企進入的“禁區”。
很多新奧管理人員均對這一點表示認同。副總裁趙義峰坦言,為了進入天然氣上游領域,幾年前新奧集團即在北美建立了涉足油氣勘探開采和采購的團隊;為了達到低成本介入,公司更在各個環節都與專業公司進行股權合作等不同方式的合作。這一過程中,時間成本與精力耗費都十分驚人。
加拿大巨頭圈“奪食”
隨著基蒂馬特出口基站建設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新奧精心打造的LNG進出口產業鏈漸漸浮出水面。
它包括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頓LNG加工廠、基蒂馬特出口基站、加國境內的內陸管道、一艘或幾艘LNG遠洋運輸船隊及位于浙江舟山的LNG接收站、遍布舟山的天然氣管網和可以向中國內陸市場進行分銷的LNG船舶。
“此外,還有新奧能源遍布內地和東南亞的、百余個擁有獨家燃氣分銷權的燃氣分銷網絡。”有跨國投行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這個龐大的產業鏈一旦真正成型,將形成覆蓋數億人口的大市場,整個產業鏈的銷售額將達到驚人的天文數字。”
這位分析師指出,在這個產業鏈中,新奧緊緊把握住了兩個最重要的環節,即3月已獲國家發改委“路條”的舟山LNG加注站項目和最近國家發改委剛剛批準的基蒂馬特出口基地項目,“其他并非不重要,但這兩個項目卻緊緊抓住了資源與市場,是新奧未來利潤的重要源泉。”
新奧集團將出口基站場址選在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北部的基蒂馬特。根據規劃,該出口基站將分成兩期建設,第一期出口能力70萬噸/年(其中含20萬噸/年自用天然氣),第二期將再建150萬噸/年,從而滿足加政府給予公司每年200萬噸LNG出口量的配額需要。
基蒂馬特是太平洋海岸伸入加拿大內陸最深的一處峽灣,距外海有90海里。這里曾經十分荒涼,最興盛時,也僅有15000名常駐人口;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沖擊,這里僅剩9000余人。
然而2009年頁巖氣革命后,這里成為太平洋管道公司、英加納和阿帕奇等跨國油氣運營商將業務向遠東延伸的投資重點。根據規劃,三家公司不但將投資40億-50億美元興建一條LNG管道,還將建設一個液化天然氣廠和一處裝船終端;此外殼牌與中石油等也籌劃將自己北美的天然氣輸出基地建在這里。
“巨頭們之所以都看重這里,不但因為峽闊水深(深150至200米),終年不凍,可駛入32萬噸級的超級巨輪,是天然良港,而且還是距離加拿大最大頁巖氣區最近的港口”,一位曾赴基蒂馬特考察的石油企業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對于新奧來說,將出口基站設在基蒂馬特還有兩個巨大的好處,這里距亞洲較近,海運到香港僅需14天,到天津新港也只需要16天;另外,這里地勢較為開闊,是加拿大唯一不設港務局的港口,即誰建誰用,無需政府統一收費管理。
“我們同時篩選六七個基站場址,但相比之下,基蒂馬特市政府應該說是動作最快的。”趙義峰告訴記者。
據他介紹,基蒂馬特出口基站一期項目投資約5億美元,將包括岸線、港口和一艘LNG儲運船及部分內陸管道;此外新奧還將與合作伙伴在埃德蒙頓建設一座大型LNG加工廠,以便將更多氣源進行液化,并最終出口到中國。
民企LNG產業鏈樣本
當新奧集團選擇投資加拿大、實現資源瓶頸突破時,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中國能源業的探路者,更為后來者樹立起很高的進入門檻。
“在內地及東南亞,新奧擁有眾多的城市燃氣分銷的獨家經營權,獲取資源后,它可以通過現有渠道完成銷售,這是籌劃進入能源領域的后來者所不具備的。”上述跨國投行分析師說。
1990年前后,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進入燃氣分銷領域。經過20年拼搏,集團已在內地市場擁有117個城市燃氣專營權,并在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投資LNG加氣站等項目。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很多城市燃氣專營權都擁有數十年以上的經營期限,這意味著在那些成熟的市場上,后來者很難擠占原有分銷商的市場份額,新奧的市場渠道優勢已具備了巨大的壟斷優勢。隨著基蒂馬特出口項目的啟動,新奧原有的銷售網絡價值會得到大幅提升。”
2012年,新奧集團旗下最主要的天然氣分銷平臺新奧能源天然氣銷量62.3億立方米,較2011年同比上升24.2%;2013年公司預計銷量增長25%,達到78億立方米。隨著中國天然氣消費的日益普及,其天然氣銷量繼續增長是毋庸置疑的。
國家發改委數據也證實了這點。今年上半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588億立方米,增長9.0%;天然氣進口量(含LNG)約合247億立方米,增長24.6%;天然氣表觀消費量815億立方米,增長13.1%。
更重要的是,不論LNG接收站還是LNG出口基地,都需要位置上佳的港口岸線資源,這是不可復制的自然壟斷優勢,“誰先占了,后來者就只能另選地方”;此外巨大的資金投入和產業鏈建立模式,都將為后來者提供可參照的范例。
據了解,為了這條LNG產業鏈能夠低成本地順利投產,以趙義峰為首的新奧LNG經營團隊可謂費盡心機,不但與很多合作方磋商合作模式,而且因地制宜地根據各個環節的特點,變換不同的合作模式。
趙義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國內LNG接收站是不允許有外資介入的,為了推動項目盡早啟動,因此舟山LNG接收站項目就被直接放在集團旗下,由集團層面直接負責項目的推進。”
然而在加拿大,新奧卻充分依靠合作伙伴,揚己所長,以盡早達成并實現自己的業務目的。
埃德蒙頓LNG加工廠(一期)具備日處理天然氣1000萬立方英尺的能力,是基蒂馬特LNG出口基地重要的配套項目。然而在這個加工廠中,新奧集團卻僅持有20%的股權,將更多股權讓渡給了合作方卡爾加里市私人企業費洛斯天然氣公司。
對此,上述國家能源局官員表示贊賞。“LNG液化并非新奧所長,費洛斯卻擁有很強的工業制造能力,將這部分的建設與生產交給對方,不但可以盡早實現項目投產,而且還可以此為交換獲得更多的LNG產品,最終實現了雙贏。”他說。
很多專業人士指出,新奧在基蒂馬特的項目可能有試水的意味,“埃德蒙頓的LNG加工廠應該很小,年產能也就是七八萬噸,但是如果相關的輸氣管道、LNG出口基站等都能夠順利建成投產,新奧完全可以通過其他貿易模式,實現每年向中國出口200萬噸LNG(加拿大政府已給予新奧及其合作伙伴每年200萬噸LNG出口配額)”,金銀島分析師謝秋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她指出,以新奧集團整條LNG進出口產業鏈估算,其項目投資總規模將接近千億元,“以民企新奧的實力是難以承受的,但通過靈活的機制、變通的合作模式,這個曾經不被各界所看好的項目最終竟然做成了,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爭議能源市場化
事實上,如何實現能源市場化改革,一直是各界爭議的焦點話題。
廣匯能源董事局主席孫廣信等就曾直言,在推進能源業市場化改革方面,政府可以設門檻,但應該把門打開。“(當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期望通過產業鏈向上游延伸,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時,卻遭遇了壟斷的限制,因此打破壟斷,放開民營經濟向上游領域拓展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他認為,今天的民營企業已不可與十年前同日而語,實力絕不可再小視。“我們能夠拿得出(3個、5個10億元),也愿意承擔這種風險,而與廣匯資本實力相當的民營企業比比皆是。”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只要有資本實力做后盾,技術、管理經驗等是可以找到外部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政府沒有將(進入上游領域的)門打開時,民營企業有再多的想法,有再雄厚的實力,也進不了球,它根本沒有資格上場啊!”
然而,李莉顯然并不那么樂觀。她指出,除了政策瓶頸外,民企進入能源業還將面臨資源關、技術關、人才團隊關、市場關等多重考驗。“資源可以通過政策放開得以實現,技術也可以買,但是生產管理團隊、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等卻必須通過自身的積淀。”
這種觀點在2013年得到了驗證。當時新疆某煤化工項目投產不到半年即不得不停產——因為裝置發生了爆炸。有知情者指出,該項目采用國外成熟技術、工程建設由擅長煤化工工程建設的中國化學負責施工,然而由于負責生產一線隊伍的操作失誤,最終給這家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現在專業的石化項目現場操作團隊很難挖——在江浙地區優秀石化企業電氣項目經理的待遇已接近50萬元/年/名,就這還是不打折的友情價。由此估算,僅維持一個簡單石化項目的正常運行,人工花費就可能達到百萬元以上。”她唏噓道。
而2008年舟山民企和邦化學巨虧的案例更令李莉等從事能源市場研究的專家驚心。
據了解,2008年初國際油價沖破100美元/桶大關后,即迅速飆升。隨之,國內很多民營業者開始瘋狂囤積原油和成品油資源,至年中國際標桿油價Nymex已創出147美元/桶的天價。
“當時和邦化學決策層一方面積極采購原油等成品油生產原料,開足馬力生產;另一方面卻一滴油也不對外銷售,只期望能在更高價時獲利。”一位知情者回憶說。
然而,當年至9月金融危機爆發,國際油價突然暴跌,從147美元/桶直接滑落至33美元/桶,和邦化學因囤貨開始巨虧。至當年年底,公司現金流已瀕于崩潰,無奈之下,和邦化學原股東只能將公司絕對控股權出售給中海油。
該知情人士表示:“其實,只要他們能再挺住半年,就會獲得豐厚的回報。至2009年底國際油價已經較最低價上漲100以上,然而這卻與和邦化學原股東沒關系了”。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發生在很多其他行業,由于民企實力不足,經營團隊對市場變化反應不及時,導致企業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也許正是有這些失敗的教訓,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關于打破壟斷、推進石油市場化改革的傳聞一直不絕于耳,然而卻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佳人來”。
一位接近政府決策核心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鑒于能源業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及對國民經濟的巨大影響,中央決策層一直對如何推進市場化改革持審慎態度,“即市場化方向一定會堅持,但是如何設定準入門檻及之后的市場監管怎樣實施,還在討論中歡迎光臨科迅(KOSUN)網站:更多資料請參閱 www.xiankosun.com 西安科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固控設備行業的領導者、鉆井廢棄物處理專家。可以為客戶提供石油天然氣鉆井固控設備,離心機系列產品,鉆井廢棄物處理設備,鉆井安防設備等四大系列二十五類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