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現在和未來,沒有核心競爭力、不能切實為改善環境質量助力的水處理企業將逐漸喪失生存空間。無論從政策取向看,亦或從產業自身進程看,水處理加快深度整合仍是大勢所趨,未來仍會有一輪并購潮。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薛濤近日指出,水務行業將進入中速發展階段。PPP政策不斷規范、水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水處理領域企業競爭的態勢將愈發明顯。此前水處理上市企業陸續發布2017年業績年報。雖然逾半數營收超7成,但業績分化加劇尤為突出。
梳理已披露的2017年年報和業績預告發現,報告期內業績預喜公司遠超半壁江山。凈利潤同比增長有望翻番的企業已達到數十家,顯示出水處理行業整體發展良好,相關上市企業盈利持續增長明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水處理板塊業界分化加劇,已出現個別企業虧損較為嚴峻,凈利潤及同比利潤增長雙雙亮紅燈。
水處理行業“散小弱”格局讓較為突出。從污水處理行業來看,全國水處理從業企業接近萬家,剔除非以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之后,全國主板上市水務公司不足百家。目前,水處理行業技術設備薄弱,產能利用仍顯不足。具體來看,一方面,水處理領域門類繁復、技術分散,由此帶來水處理企業集中度低的問題。
另一方面,包括工業園區在內的廢水排污管理尚未健全,未能實現超標排放零容忍,加之污水處理廠覆蓋不全、項目低價競標,則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弱”的狀況。即便PPP模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數據顯示,現在前十名民間資本在全國水務的占有率遠超15.68%。但是,為投資運營企業配套的上下游鏈條及其他一些以工程為主(黑臭水體治理、海水淡化)的細分領域,“小散弱”的情況依然明顯。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水處理行業不斷通過橫向擴張、縱向并購延伸業務版圖,行業內部、跨界融合已經形成一種常態。數據顯示,同樣是在2017,全國水處理產業發生并購遠超前一年同期水平,累計交易額更是位置在百億元體量。而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水處理并購仍將繼續深化,新一輪整合潮也有望再次掀起。
由于水處理固定資產配比不高,因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進程會比其他細分板塊更快。這個領域的擴張很多通過并購完成,而未來幾年整合仍將保持高熱度。很多小規模的水處理企業在市場化的進程中競爭力低,將在未來3年內迎來多輪洗牌潮。在此期間,水處理行業分化和重組仍將加劇,一些龍頭企業的規模和在整個行業的占比也會越來越大。
但更多的是眾多“小而美”水處理企業的自我升級。優秀企業加強并購會時而發生,但直接競爭擠出劣質“鯰魚”將是更普遍的情況。當前發展階段仍然要鼓勵各路資本進入水處理領域,關鍵是要有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項目運營能力及綜合服務商借以市場之手占據更多外部環境份額。
國內未來的水處理產業格局,從項目運營來看無論工業廢水治理還是市政污水處理集中度都會持續提升,但是各大細分領域已留足大量中小企業足夠的發展空間。考慮到技術創新和水處理細分的內在需求,“亂”才是根本問題。而破局“亂”的關鍵,仍需要從水環境治理成效出發的多維度政策、市場、監管逐步到位。
本文標簽: 行業,供給,變革,信號,明確,水處理,迎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