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之下,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環保產業逐步加大資金、人才投入力度,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益不斷提升,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在煙氣脫硫脫硝、城鎮污水處理等領域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產業供給能力,燃煤電場超低排放技術、多個行業的廢水排放技術、電力行業和軌道交通技術等成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面對行業的迅速擴張,創新發展是技術和產業競爭的基礎,只有不斷鼓勵企業加快應用新成果,探索新模式,才能為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環保新政不斷出臺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之下,‘十三五’環保產業開局良好。”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在日前舉行的2017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披露,2016年環保產業收入約1150億元,其中環境服務業收入約610億元,占全行業收入的53%。此外,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環保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整體高質穩定增長,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增速在機械制造行業名列前茅。
企業并購重組火熱
在氣、水、土三大領域帶來的數萬億“蛋糕”刺激下,環保企業紛紛開啟“爭搶”模式,并購重組已經成為環保產業發展的催化劑。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國企紛紛將目光鎖定在趨勢持續高熱的環保行業,跨界入主,行業內企業也不甘示弱,發起設立并購基金,積極加快海外并購。據統計,2015年以來已有61家公司披露涉及環保領域的并購重組事件,并購交易總價值超562億元。2016年,環保呈現出大市場、大項目、大需求的趨勢,環保行業的兼并重組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有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環保領域的并購重組事件已有50余起,并購交易總金額近300億元。
對目前的環保產業并購市場而言,擴大經營規模是環保企業最為主流的需求。這其中,通過并購融合其他省市環保公司的方式,不僅能快速增厚主營,還能避免跨地域帶來的水土不服。
“互聯網+環保”興起
“創新發展是技術和產業競爭的基礎,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從國際看,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清潔能源等領域創新非常活躍,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從國內看,迫切需要依靠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當前我國區域性、布局性、環境性結構風險仍然突出,守住環境安全的底線尤為重要。彌補環保短板,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是大勢所趨。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互聯網+環保”成為當前潮流產業之一。目前,我國環保企業的總體規模超過4萬家,截至2016年底,我國環保產值超過5.5萬億元,年增長率超過20%,環保產業的產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處長楊子江表示,互聯網的加入,為重點污染源監控提供了新手段。目前全國范圍內的1萬多家國家重點環境監控企業,基本上都裝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四大類需減排的污染物排放量。
在“互聯網+”大潮席卷之下,從在線監測到大數據應用,環保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互聯網+”不僅推動了環保產業政策層面的謀篇布局,更以新思維推動環保產業迎來新生機。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與環保產業的完美結合將實現兩個產業的雙贏。
本文標簽: 環保產業發展動力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