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在周二和周三訪華時將敦促中國領導人減少購自伊朗的石油的數量,并向中國解釋旨在牽制伊朗金融業的美國嚴厲的新制裁規則。不過,北京可能會對此持質疑的態度。
跟日本的官員一樣,中國官員對于切斷重要的石油供應來源抱謹慎態度。蓋特納在訪問北京后將訪問日本。對于中國來說,這個問題還帶有民族主義政治色彩。中國不想被外界看作是屈從于美國的壓力而懲罰另一個國家,特別是這個最新舉措是由美國國會推動的,而聯合國(United Nations)并沒有就此通過新的協議。
實際上,如果歐盟(European Union)執行切斷伊朗石油進口的計劃,中國就會成為伊朗石油為數不多的大買家之一,那么北京方面或許會處于有利的位置,可以就一系列石油工業合同糾紛爭取到伊朗在商業方面的讓步。歐美一直試圖給伊朗施壓,要求它放棄核武計劃,但伊朗說自己并沒有在研發核武器。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程志宇(Patrick Chovanec)說,中國將對美國采取一種消極進攻的態度,他們不會對美國說不支持美國,但其中隱含的意思是:中國做什么用不著美國人來指手畫腳。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直言不諱地駁斥了美國新的制裁措施。他在周一的媒體吹風會上說,這些問題無法通過制裁得以解決,還需要談判來解決問題。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前不久把一項他最初反對的法案簽署成法律。按照該法律規定,美國將禁止與伊朗中央銀行有業務往來的外國金融機構進入美國金融市場。伊朗央行在協助本國貿易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別國要想得到該法律豁免,就要用實際行動表現已經“大幅減少”從伊朗進口的石油。這項法律會增加給本國在伊朗商業活動提供融資的中國金融機構的壓力。
奧巴馬政府說,在法案變成法律之前,已經在立法方面進行了改變,從而賦予它更多的靈活性。美國一位財政部官員說,我們鼓勵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所有國家大幅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
美國官員說,中國一直遵守聯合國批準的制裁規定,但他們試圖敦促北京再進一步,即命令中資銀行不要與任何參與伊朗核武計劃的伊朗銀行有業務往來。
早在新法出臺前,華盛頓就認為中國大型銀行在美國制裁伊朗的問題上變得越來越合作。但華盛頓仍然擔心,伊朗正通過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小銀行尋求國際融資的新“接入點”。
去年9月,美國財政部主管反恐與金融情報的副部長科恩(David Cohen)訪問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目的是說服當地官員和銀行家幫助加強對伊朗和朝鮮的制裁。此后,美國其他官員同中國的石油公司和中國政府機構有過關于制裁的討論。
2011年截至11月30日,中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數量比上年同期約增加了30%。中國11%的原油進口來自伊朗,這使得伊朗成為中國第三大供應商,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
然而從12月份開始,出口量同比開始下降。產業分析師懷疑這是美國施壓的結果。他們說,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China United Petroleum & Chemicals Co,Unipec)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ational Iranian Oil Co.)之間的商業談判比預期拖延了更久的時間。
但是來自美國的壓力也許在中國減速對石油天然氣項目的投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北京的能源公司高管說,中國的石油公司擔心受到美國制裁。即便如此,伊朗在經濟上越被孤立,中國在與伊朗的各種爭議中就越具有優勢。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的數據,2010年,中國是伊朗石油最大的進口市場,日本位居第二。
南開大學全球問題研究所所長龐中英說,中國在其與伊朗的廣泛的商業往來和其與美國經濟保持穩固關系的需要之間進退兩難。他說,在美伊之間的較量中,中國只有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盡量避免損失,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對美國的屈服姿態會讓中國官員在國內顏面無光。中國共產黨黨報人民日報網上論壇的一條帖子說,只需再過幾年,中國就會面臨石油荒。到那時,美國和歐洲就會將我們置于死地。
蓋特納訪華會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同預計將成為中國共產黨新領導班子核心的兩位領導人討論這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今年晚些時候將進行10年一次的領導層換屆。
周三,蓋特納將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后者今年10月或11月將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此外蓋特納還將會見被廣泛認為將在換屆之后成為總理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
美國官員急于在今年和這兩人有盡可能多的接觸,而共產黨高層之外對這兩個人的信息知之甚少。蓋特納的訪問也將能夠讓雙方討論如何為習近平今年晚些時候的訪美做準備,可能在2月。